京沪高考分数线论

09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哥自称来自“某非京沪985学校化院”, 其注意到其单位并无京沪籍的博士、青年教师。随后其列出2015-2018年杰青籍贯分布(楚、鲁、徽、湘居前四,大幅领先;京沪则近于榜尾)以证明:京沪浪费教育资源。

这不完全是对的。

该老哥的举证本身存在可以商榷之处:非京沪的学校,而又是化院,考虑到生化行业近些年的就业情况和名声,难以吸引到这两地的人。此外,不妨考虑一下大洋对面知识分子内部主流的阶级-专业分布:升级的第一步是技术性人员,例如工程师;然后是基础科学从业者;然后是律师、金融圈;最后是人文学科,历史、艺术、艺术史。这顺序从上而下基本上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的顺序,这是等级制社会的标签需求的必然结果。京沪的阶级现状意味着该两地长大的成功人士从事基础科学、工程者较少。我其实不喜欢这事。

籍贯是个更有趣的问题。籍贯、身份证号码、户口所在地、受教育地点这些都可以是两两不同的。例如我籍贯在鲁南某市,身份证号在东北某市,户口在北京某面积较大区,并曾就读于某面积较小区的中学。这些又有什么含义呢?籍贯的意义可能和祖父出生地差不多,而户口流动性是近三十年来缓步上升的。这表示时间越靠后,籍贯的在反映人才质量按地区的分布时,作用将越发不显著。当然,这分布不是地域歧视的借口;但它或多或少是经济状况,国家重视度、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的综合体现。身份证号码与籍贯类似,但是与个人的绑定情况比籍贯好了不少。

特别有趣的是这个“户口所在地”。显然,户口有如下特征:更改难,决定资源分配,决定高考竞争对手。众所周知,我国民风对下一代的教育看得极重。学区房尚且每每令人趋之若鹜,一条分数线自然更让人垂涎。某种程度上,这是个生态系统,各省的生态位面临竞争。在这个系统当中,各人对于各项因素的权重看的不尽相同;当然,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不过,京沪两地显然在各方面都优。(我一向觉得,凭中国的体量,养出三四个法兰西岛级别的综合中心,是轻而易举的)加上难以忽视的高等教育大垄断,京沪,特别是北京的教育系统,在近些年呈现一种“养蛊”的态势。在北京,基本上“北京人”的概念已经被消解到了二环以内,很少有人意识到密云公路上摆摊的、门头沟开出租车的、庞各庄卖西瓜的也是北京人。当然,这些人由于养蛊的存在,已经和北京的教育红利无缘了。那么剩下的居民是什么人呢?有能力在北京站稳脚跟而又看重子女教育的一批人。实际上,在这方面,我的观察就是,关外人、燕国人和晋国人早年较多,可是楚国人、越国人和齐国人、鲁国人后来居上。教育资源是实打实的,我倾向于认为这个杰青籍贯分布在接下来十年内维持不大变。

有能力读国际学校或者出国的毕竟是少数。教育诱导的再阶级化依然是以地域为框架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户口起的是一定的积极作用,只是人为规定抵不过社会规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