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柯,另一点笔记

看了 JJ Scheurich and KB McKenzie 的一篇短文。这是"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的一章,意图是讲福柯的方法论。但是我觉得这个意图并没有实现。

以我的外行的观念,所谓 qualitative studies 的方法论其实就是一套语言,你学会了一个方法论,就是学会了用一个新的语言去描述那些你早就熟悉得不得了的东西,然后期盼着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从前没注意到的碎片。
所以说这个 handbook 的目的差不多就是教人们各种语言。我觉得这个不应该叫 handbook,应该叫 duolingo。
至于福柯,他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一是考古学的语言,这是早期的福柯,也包括他的精神导师 canguilhem 的介绍。二是通过对一篇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的分析(这个文章是福柯从考古学到谱系学的半道上写的)来介绍他的转变。最后介绍谱系学的语言。

考古学

  • 福柯把 canguilhem 跟法兰克福学派相比,说他们都问些关于 rationality 的问题,质疑它的普适性,连续性,同一性等等,一个是通过讨论法国科学史,一个是通过德国的批判理论。我觉得科学史应该更好懂一些。然后他自己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不连续性,话语的“历史”,等等,也归功于 canguilhem。
  • savoir vs connaissance。福柯说他的考古学不是一个学科(不是以范式标定的?),而是一个领域,以研究对象标定,也就是那些社会中的、关于社会的 savoir - 与之相对的是 connaissance。听起来后者是显式的知识,是社会的意识。前者是隐藏起来的,社会的潜意识。比如说,精神病学就是从早先关于脑子有毛病和神经病的 savoir 中进化为19世纪的一门 connaissance。在这个过程中,它弄出了一整套概念、分析方式、实践技术、规范、甚至包括社会机构,并且让大家都觉得这些是理所应当的。这样,通过在更大范围的 savoir 里面涂抹一圈,就把一个 savoir 弄成了 connaissance。这时候你要写精神病学的历史,你不能只看那些被收编被构建到 connaissance 里面的概念。比如说,你还要关心一下“医院收容”的社会意识是怎样发展的。
  • 福柯就说,第一,你不能把 connaissance 离开 savoir 来看,不要觉得这里面没有特异性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因素。固然大楼的玻璃幕墙很光滑,不见脚手架的痕迹,但也许打地基的时候一块随机的大石头就决定了这楼底盘的形状了。第二,甚至不能说 connaissance 的发展过程是一直在剥离或掩埋非理性因素。第三,现代性告诉你,connaissance 是有逻辑地、理性而连续地搭建起来的,不要信。我觉得这个“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听起来非常的辉格史观。
  • 作者说,为了把 savoir 的影响给考古出来,你得做特别全面的考察,不能 cherrypick。福柯写了三本书,疯癫与文明,诊所的诞生,词与物,做了三个考古。最后用一本知识考古学给他综述了一下,但仍然只是例子的展示,不是方法论的描述。所以你还是要去看书。所以说讲了等于白讲,我认为作者这种摆烂的态度很不好。

考古学到谱系学

  • 很多美国人以为谱系学是福柯在考古学基础上的升级版。作者反对这个观点。
  • 在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一文中(尼采写过一个道德谱系学,这概念就是从这里来的),福柯描述了四件谱系学家做的事。
    • 第一是追寻所谓的本源(origin)。当然所有人都追寻本源,但如果你相信现代性的意识形态,相信某个体系,比如说道德或者精神病学,是自然构建出来的,那你沿着逻辑链条往回走,走到所谓的本源,就看到了这个体系的本质。但是福柯觉得不是这样,这个东西没法走在理性的路上回溯,只能走在时间的路上看历史的景象,也就是考古。他说走到最头上一看,更加混乱随机。所以说要舍弃形而上学,与之对应的,老老实实地采取谱系学。
    • 第二是关心身体(body)。这个意思看起来很怪,他说谱系学就是身体和历史的连接之处,谱系学就是要 expose 一个打满了历史的身体。我理解就是身体被异化为一个硬件,来执行历史上各种 savoir 沉积而成的命令。通过考察身体具体怎样被扭曲成现在这样,可以明白这个沉积的过程。
    • 第三是关心支配与受支配的关系(domination - subjection)。他认为这是一种核心的社会关系,比很多概念更加基本,比如说价值和自由(liberty)。并且这个关系仍然在持续不断地发生作用,决定整个社会的运作。这看起来非常尼采。
    • 第四是关心所谓的效果的历史(effective history)。我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是它是反对另外一种历史的,即关于目的、意义、命运的历史。看起来前者是关于事件和效果的叙事,后者是关于因果关系的叙事。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里所强调的和第一点没什么区别。
  • 我的感觉是,考古学大概分析的是局部的一些切片。通过观察这些切片,你知道历史上的东西是很混乱的,歪歪扭扭地摞起来,成了现在你看到的这样。这和现代性故事里讲的并不一样。考古学家福柯通过大量的考据和展览完成了一种解构,他并不建构什么东西,只是留下了一段没有主角也没有情节的故事。而谱系学的作用就是重新为这个故事填充情节。尽管仍然主张这里面并没有主角(现代性口中的“人”),但是承认有东西在推动情节的发展,找来找去,找到了“权力”这个概念。以这个为切入点,利用考古所得到的事实,重新诠释历史。

谱系学

  • 在《规训与惩罚》里面,福柯对于这项特定的谱系学研究归纳了四项基本原则。
    • 第一条,考察惩罚机制的时候,不仅看它压迫了什么,更要看它生产了什么。比如说,现代的惩罚体系不仅满足于惩罚犯人,它成功地将“对全体人口的行为规训”给正常化了。我觉得这个仍然体现了对于目的论的一种批判。也许可以粗略地将这个理解成实事求是的一种态度,即我只是观察和描述每个事件的具体效果,而尽量避免任何目的论的叙事来搅和我对他的解读。
    • 第二条,原文看不懂,越解说越乱 – “Analyze punitive methods not simply as consequences of legislation or as indicators of social structures but as techniques possessing their own specificity in the more general field of other ways of exercising power.”
    • 第三条,不把研究对象(刑法,公立教育,等等)的历史和整个社会科学史看做是相互影响的两条线,而把他们当做是同一个认识论复合体所产生的东西,他们都来自共同的母体。我把这个脑补为一团巨大的“社会潜意识”。
    • 第四条,看了半天,我就看懂一个“以权力为纲”。你要考察那些关于身体的权力技术,然后研究它们怎么影响“灵魂”。差不多可以说,这些权力技术产生于上一条里面那一团社会潜意识里面,它们所规训了的“灵魂”又正是这一团社会潜意识的组成部分。这就像一种繁殖的过程,因此可以给这个过程作家谱,尽管它不像一般的家谱那样是代际的,而是连续的。

似乎保守主义者认为福柯描述的这个历史过于黑暗,进步主义者又指责他只指出问题而不提出解决方法。不过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如果你觉得一个外语里面缺少某一类词语,那多半只是你没有完全学会这个语言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