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2-读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马前卒拍了个旅游纪录片,叫《我们生长的地方》,我看了都有点找到小时候看中国国家地理的感觉,甚至打开google map看了一会地图。马前卒还是多搞一些这种节目比较好,比《睡前消息》之类的好多了。

不过这篇主要内容和马前卒讲的关系不大。

1

军队要想从东边进入关中平原,从北侧渡河或从南侧走秦岭深处都是不划算的(所谓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所以只好走中间的狭窄通道。

这条通道东端叫函谷关,西端叫潼关(函谷关南边是崤山,潼关南边是华山),它们也是通道上两个最适合卡脖子的地方,最受军事家的喜爱。从潼关边上的黄土塬向函谷关东望,你就能看到这样一番景象: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秦汉时,函谷关重要些。对于关中政权来说,守函谷关本来是好的,因为函谷关代表着入关(主动进攻)的主动权,而如果退守潼关,则很难打出去。

函谷关后来失去重要性的主要原因,我想,大概是由于黄河沙在函谷关北面冲积出了一片平地。于是,进攻方与其走函谷关,不如走黄河南岸的浅滩。函谷关失去了它的作用。作为应对的策略,关中政权把它的咽喉移到了这条路的防守端。

2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八百里秦川,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夹在中间,称为关中平原。关中平原自古是粮仓,所谓“天府之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又有地缘上的大优势,因此周、秦、汉都从这里打出去,也都在这里放过行政中心。

秦汉以来,人类活动造成了大量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生态变化。春秋时代,渭河平原土质好,人多,水土流失更重,故泾清渭浊。后来大规模农业活动扩散到泾河和北面的黄土高原,于是渐而变为泾浊渭清。

马前卒提到,历史上游牧民族占据关中平原(或关中平原人口锐减以后)的年代,多为泾清渭浊。

郑国渠是引泾河水、泾河沙灌溉农田、改善土质的水利工程。由于环境的变化,郑国渠已经废弃一千多年了。

关中平原的人口逐年上升,当长安聚集的人口超越关中平原的人口承载量的时候,封闭环境的资源问题就显现出来,资源输入的限制导致关中平原的发展遭遇瓶颈。

另外,自从西汉经营陇西以后,从西北方向攻入长安再行洗劫也成了现实的选项;而东面的潼关又比函谷关更易攻破。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关中平原一经动荡常常遭到城焚、户掠、民死、财迁的结局。天灾人祸交攻之下,关中空有地缘优势,却失去了人力资源的基本盘,加上潼关取代函谷关,使得关中平原转为守势,一系列因素导致它的“龙兴之地”的性质完全丧失了。

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因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复出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劳瘁而死”。